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执剑长安 > 第三百四十三章 痛斥

  “方大人?”

  英平不解地转头看去,只见方直正一动不动地跪在身旁。英平的表情瞬间由兴奋变成了不屑,说道:“朕当是谁呢?原来是这个臭棋篓子,怎么?朕给你的那棋局你给破了?嘿!看来你还是有两下子啊——”

  方直的脸瞬间一阵通红,他连忙伏下身子,说道:“罪臣不才,圣上所赐的棋局臣绞尽脑汁也不得参透半点,还请圣上降罪!”

  “没参透?没参透那你过来干什么?”英平面色不悦地说道。

  “罪臣自知棋艺浅薄,再看下去莫说一个月,只怕一辈子也不能参透其中奥秘,故特来圣上跟前请罪,要杀要剐全凭圣上!”

  “那行,拖下去斩了吧,别打搅了朕看戏的雅兴。”

  “圣上!”方直忽然直起身子,他眼神炙热,双目中包含了无限的渴求,卑微至极地说道:“罪臣自知死罪难逃,但临死前只求圣上一事!”

  “说——”

  “罪臣只求圣上将此棋局的破解之法告知,罪臣感激不尽!”

  说罢,方直竟是‘邦邦邦’的连磕三个响头,态度诚恳至极。

  英平看了看方直,而后又扭头看了看戏台,随后露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说道:“行吧,看你如此痴迷棋道,朕破例将这破解之法告知于你,免得你心中有憾。”

  “谢圣上!”

  随后,两名侍女将棋盘端来一张棋盘并按棋谱将棋子摆好,英平也不多废话,当着方直的面将棋局推演一便。

  方直打起精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棋盘,生怕错过任何一步。随着英平的推演,方直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吃惊,看到最后当真让他傻了眼——英平的每一步棋都精妙至极,每一步都令他大开眼界,每一步都令他屏住呼吸。直到第三十六个子落下后,整个棋局的推演方算完成,看着棋盘上黑白双方的局势,方直迟迟没有回过神。

  “怎么?看够了没?”

  方直这才回过神来,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此时他竟然发现自己的背已经湿透,不想方才每次落子都让他紧张万分,此刻再感受方才的每一招棋,他仍觉得震撼无比。

  “妙!妙啊!普天之下竟有如此精彩的棋局!高!高不可言啊!”

  方直不停地磕着头,此刻他恨不得回到十五天前狠狠扇自己几个耳光,好让自己知晓知晓这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让自己明白明白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看明白了?”

  “明白了!明白了!”

  “服气了?”

  “服气!服气!圣上英明!圣上英明!”

  “行吧!那你可以上路了!”

  “得此天局!死而无憾!死而无憾!罪臣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说罢,方直竟主动站起身,大大方方地向屋外走去,傲然赴死。

  见方直竟真要受死,英平重重地拍了一下身旁的茶几,其力气之大差点将上面的酒壶震倒。

  “方直!”

  方直被英平的怒喝声吓了一跳,当他回过头时,发现英平正怒目圆瞪地看着他,不知怎么的,原本已无所畏惧的他竟然心中一颤,一股威压迎面而来,将他压的难以呼吸。‘扑通’一声,方直双脚一软,只觉得肩上有万钧之力压在上面,竟是连路都不能走。

  龙怒之威,当真常人难受!

  英平怒气冲冲地走到方直跟前,伸出手指不停地指着他,面色一改方才的淡定,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怒急的模样。

  “你……你……好……好……好你个方直啊!还和朕犯起倔来!”

  “罪臣不敢!”

  “朕问你,先前尹敬廷临走前是不是给过你一封荐举信?”

  “什么?圣上您怎么……”

  听英平提及尹敬廷,方直眼中流出一丝敬畏,先前所有的狂傲与硬气此刻全数不见。

  “哼,你是想问朕如何知道?”英平冷冷地说道,随后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封仍在方直面前,说道:“你自己看吧。”

  方直捡起信封小心翼翼地拆开,当他看完信上所写内容后,他激动地看向英平,说道:“圣上!罪臣…罪臣…”

  方直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激、几分惶恐以及几分懊悔,回想起当年尹老大人对自己的种种恩德,他此刻只觉得自己深深地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期望。

  “你好大的架子啊,你有这么大的能耐不来京中找朕,反而躲在这偏僻的地方当个小吏,你这不是看不起朕啊,你这是看不起尹老大人啊。”

  “圣上!”

  原本能言善辩的方直此时如同喉口卡了块石头一般,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

  “方直啊,你口口声声称自己为‘罪臣’,那你可知你‘罪’在何处?”

  “罪臣目中无君上、对圣上出言不逊……”

  “错!”英平毫不客气地驳斥道,面对方直的不解,英平继续说道:“你最大的罪不是对朕的不逊,而是你本有定国安邦之才却不为朝廷出力、不替大唐万民效命,而选择躲藏于此甘于平庸!你读的那些书要是不拿出来为苍生所用,那与粪草有何不同?你愧对尹老大人对你的赏识!愧对给了你血肉之躯的父母!愧对那些敬你、养你的百姓!你说,这条罪够不够你死千次万次!”

  “圣上!罪臣求您别说了!别再说了!您的这番圣训犹如千万根针扎在罪臣的耳中,扎得罪臣耳朵疼啊!疼啊!比一刀砍了罪臣的脑袋还要难受!”

  方直泪流满面地不停磕头,不过一会儿额头上便渗出殷红的鲜血。

  英平站在一旁重重地喘息着,仿佛胸中有无穷的怒意,任凭方直怎么磕头都无法将这怒意消尽——

  只不过这股怒意与往日的发怒不同,它不是君王的震怒,而是一种怒其不争的惋惜。

  见方直血流不止,叶长衫便走到英平身边,说道:“圣上,看样子方大人知错了,您看……”

  英平扶了扶额头,神态表情像极了小时候伊鸿雁训斥玩他的模样,他长叹一口气,道:“行了!别磕头了。”

  方直终于停了下来,虽然不再磕头,但他仍伏在地上没有起身。

  “你…知道错了?”

  “罪臣知道!”

  “那你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么?”

  “罪臣明白!”

  “好!好!知道就好……”英平点了点头,随后他转身负手,高昂着头背对着方直说道:“到长安后你便去枢密院报道,届时朕自有安排。”

  “罪臣领旨。”

  “好了!你下去吧。”

  “是——”

  方直起身,小心谨慎地向后退去。

  “站住!”

  就在方直即将退到门口时,英平忽然回身将他呵住。方直停下后退的步伐,毕恭毕敬地问道:“圣上请说——”

  “你的这条烂命朕还没说不要它,你记住咯!你的这条命是朕赏你的!你先戴罪入职,但若你将来犯了别的大错,朕随时可以取了它!记住没有!?”

  “罪臣谨记圣上之言!自当鞠躬尽瘁,绝不有半点怠慢!”

  ……

  ……

  因北魏突然增兵函谷关,是以原本平衡的天枰开始倾斜,此时不管朝中还是民间,入蜀的呼声渐渐高涨起来。

  事到如今,除了左公明为首的部分官员尚在坚持之外,大部分官员已经认可了入蜀一事,唯有左公明为首的部分官员仍在坚持己见。对于这位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大管家’英平也没太多办法,毕竟他也是一片忠心,只不过相比于绝对忠于自己的秦敬卿,左公明他更多的是忠于大唐,所以有些时候会让英平很是头疼。

  御书房内,英平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方直侃侃而谈,而旁边还坐着常之山、公孙错以及数位新唐的重要将领。

  “此时取巴蜀意义有三——其一,巴蜀乱贼扰我大唐臣民久矣,边境百姓心里早已积怨,若是一举平定巴蜀保边境太平,百姓定会感恩戴德;其二,洛都落于北魏,唇亡齿寒,我大唐必须早早开辟新土另寻出路,倘若通关有个万一,也可以退居成都另求出路;其三,圣上重启新律,新律之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功必赏、过比罚,庶民可靠战功封侯拜相’,如今岂不正好利用入川的机会大张旗鼓地施行?此等建功立业的好机会,百姓岂会错过?巴蜀虽有崇山之阻、雄关之险,但要取之却也不难,蜀中领主各自为主、各怀鬼胎,况巴蜀民众苦刘代淫威久矣,早已期盼明主前来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若要入蜀,收蜀中人心为先行之策,其次再以重利结好刘代之外的领主,待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方之手再行出兵,如此大事可成!”

  英平不知可否地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常之山,问道:“常将军,此事你看如何?”

  或许是这些年韬光养晦形成了习惯,此时的常之山仍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他瞟了一眼自信满满的方直,问道:“此次入蜀需要军马多少?”

  方直伸出三个手指头,说道:“蜀道狭隘,兵马多之无益,一万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