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两百九十二章 关税

  承明殿。

  寇准今天入宫主要是为了汇报市舶司一事。

  此前,朝廷对市舶司不是很重视,以致于管理制度也跟着混乱。

  比如,征税一事,广州市舶司对于抵宋的蕃商,所有货物都是统一的抽解标准。

  不论货物价值高低,全都是十成抽一成。

  其实,十税一的税率并不算太高,毕竟海贸获利丰厚,但全都采用统一标准征税,也有坏处。

  海外蕃商通常只会贩售价值相对较高的贵重物品。

  似粮食、稻种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无人问津。

  朝廷现在推广的占城稻,最早便是闽地的商人带回大宋的。

  但引入占城稻,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意外的产物。

  由民间自发的行为,效率明显会低一些。

  如果由官方出面,负责引导,效率肯定会高很多。

  一如海贸,尝过海贸甜头的商贾,即便不用朝廷引导,也会深度参与。

  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参加过海贸的商贾,如果单纯靠口口相传,对方多半不会全信。

  起初,寇准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陛下要推行海贸。

  哪怕陛下点拨过,他还是不太明白。

  直到最近,看到京中酒肆的盛景,寇准方才恍然大悟。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天底下绝大多数人都是重利的人,士农工商,商之一道,利最重。

  官家推行海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将那些土财主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海贸虽然风险不小,但利润却足够高。

  至于,具体高到什么程度?

  高到足以让人忽视风险的程度。

  种地的那点收入,压根就没法和海贸相比。

  当然。

  土地收入,有一个海贸无法比拟的地方。

  稳定!

  除了遇到灾年,土地收入基本不会产生什么波动。

  想要引导地主们转向商贸,诱之以利,是必须的。

  不过,单纯的利诱,肯定是不够的。

  相关的配套政策,也必须跟进。

  而这,便是寇准今天的汇报内容。

  “参见陛下。”

  一番见礼后,寇准和章得象依次落座。

  “寇卿,中书呈上的札子,朕看了。”

  “不过,有几点,需要改进一二。”

  “请陛下示下。”

  李杰没有客套,直言道。

  “首先,联合出海的提议,不错。”

  “雍熙年间,太宗皇帝亦曾下诏,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藩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角、象牙等物。”

  “然,海外诸藩,小国无数。”

  “只遣八人,太少,十六人,亦是不多。”

  “朕以为,当以数艘千料大船为主,再配以十数艘四百料战船为辅,遣百十人,分派南海诸番,扬我大宋之威。”

  料,是船只的一种计量单位,一千料换算成现在的船舶吨位,大概在五百吨左右。

  五百吨,搁在后世,只能算是小船中的小船。

  但抛开时代谈吨位,就是耍流氓。

  此时,船舶吨位能够达到五百,放在港口,绝对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

  另一边。

  一听官家要派数艘千料大船,寇准不禁感到有些头疼。

  千料的大船,朝廷根本就没有啊。

  也不怪寇准头疼,毕竟,朝廷并不怎么重视大海,太宗皇帝虽然派了使臣出使南海。

  但也就那么一次。

  因为这么做,亏本。

  雍熙年间的出海,更多是朝贡性质的贸易,是典型的厚赐薄贡。

  宋太宗也就搞了那么一次,然后便再也不搞了。

  到了真宗朝,宋真宗对于海洋,更加没了兴趣。

  上面都不重视,还能指望下面人把海洋当回事?

  忽视海洋,自然也不会重视造船。

  太宗朝,大宋官方还有几艘大船,只是,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的大宋,连一艘千料海船都没有。

  登州那边倒是有海军,但登州的海军,也只在近海活动,最大的战船也不过六百料。

  眼见寇准面露愁色,转念一想,李杰就大概猜到了原因。

  “寇卿,可是苦恼朝中无船?”

  “陛下慧眼。”

  李杰笑了笑:“朝廷的确没有,但不代表民间没有,寇卿完全可以向广州、两浙海上租调海船。”

  “当然。”

  “租调海船,除了必要的租金之外,朝廷还可允诺,凡是愿意接受租调海船的海商,皆可参与此次南洋之行。”

  没错。

  李杰有意提前来一次大宋版的‘郑和下西洋’,并且此次南洋之行,也不全是官方行为。

  官民混制,齐下南洋。

  官方带着大宋的善意和许诺,海商带着大宋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

  租调民船?

  这确实是寇准未曾设想过的路。

  在传统士大夫眼中,扰民,绝对是禁忌之一。

  如果推行的政策扰民了,不仅会损失民意,同时也会成为政敌攻讦己方的黑料。

  沉吟片刻后,寇准觉得征调似乎还不错。

  毕竟,造船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造千料以上的巨船,动辄以年为单位。

  直接征调民船,确实是短期内的最佳办法。

  “陛下圣明。”

  李杰见状微微点头,继续道。

  “其次,关于征税一事,也得改一改。”

  “蕃商入宋的商货中,大多都是香药、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对于这类物资,依旧延续过去的十抽一税率。”

  “不过,如果是粮食、稻种之类的关乎民生的商货,可酌情减免部分,二十抽一,即可。”

  “另外,本朝的瓷器、绸缎、茶叶等物品,销往蕃国,同样需要征税。”

  “税率同样是十抽一。”

  “当然,初期可以适当放宽一点,虽然税率依然是十抽一,但待到来年,朝廷可以退还部分。”

  听到先收再退,寇准着实有些不太理解。

  这么做,不是多了一道手续吗?

  多了一道手续,也就意味着需要专门派人处理退税的事。

  不过,很快,寇准就明白了这项政策的深意。

  虽然多了一道手续,但税率的基准十税一,已经定下了。

  退税,只是激励手段之一。

  待到海贸日趋扩大,到时候这项政策就能收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