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两百四十二章 狂欢

  翌日。

  天边刚刚泛白,一列包裹严密的车队便从西华门驶出。

  西华门乃是功臣的西大门,按道理来说,像火药这种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是不应该放在宫中的。

  但为了保密,不得不暂时如此。

  李杰在后苑特地划了一块地方,专门用来制作火药,屯放成品。

  这位置距离后宫足够远,即便发生了殉爆,也不会威胁到宫中的安全。

  当然,待到宋辽之战临近尾声,火药造作所肯定是要搬迁到宫城之外的。

  踏出宫城之后,骑在马上张茂则回头看了一眼缓缓合上的宫城大门。

  ‘陛下,臣会尽快回来的。’

  张茂则归来之日,便是凯旋归朝之日。

  如果没有火药这等大杀器,这场仗很可能会打上一两年,甚至更久也说不定。

  毕竟,契丹不比夏州李氏。

  近些年来,契丹境内风调雨顺,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灾害。

  自澶渊一役之后,契丹除了偶有攻伐之举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休养生息。

  二十年的修养,契丹已然恢复了足够的战争潜力。

  哪怕大宋比契丹更加富庶,但好歹也是大国,还是有资本打上一场长期战争的。

  望舒阁。

  对于士子而言,贡举不止是入仕的途径,更是结交人脉的良机。

  贡举期间,准确来说是唱名之后,官方也会安排期集,至于经费问题嘛。

  则是由新科进士自筹,具体出资比例,则是按照甲次高下出钱筹措,头甲出的最多,而后依次顺延。

  虽然进士前途光明,但其中不乏寒门出身的,如此一来,也就导致不少进士,往往需要通过借贷的方式筹钱。

  有鉴于此,神宗熙宁六年,朝廷下诏,及第后的期集费用,由朝廷赐钱。

  不过,这是朝廷官方安排的活动之一。

  除了官方活动,贡举期间,私下交游者,不知凡几。

  望舒楼是京中有名的花茶茶楼,这个花茶,既是字面意义上的花茶,也是实质意义上的花茶。

  当然,士子们去的地方,肯定不是那种荤茶茶馆。

  这里喝得是素茶,讲究的是格调。

  其性质大抵和青楼相当,这里的姑娘卖艺不卖身,不过,如果看对眼了,店中的管事也不会管什么。

  该干嘛就干嘛。

  “子京兄,此地如何?”

  一名年约二十余岁的年轻士子,笑吟吟的看着神态颇有些局促的宋祁。

  此人,姓杨,名师古,乃是开封府本地的士子之一。

  不过,他并没有参加此次贡举,准确来说,他参加了,但连发解试都没过。

  能够邀请到京中当红炸子鸡,杨师古可是费了老鼻子劲。

  如果不是他家中豪富,舍得花钱,怕是也托不上这层关系。

  “此地,甚好,甚好。”

  宋祁机械性的回了一句。

  虽然他没少参加同科聚会,但像今天这样的场景却是头一回见。

  看到眼前那一排排面容秀丽,衣着清凉的少女,他的耳朵根子都红了。

  “不是……”

  下一秒,宋祁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而后连忙改口道。

  “公宣兄,我刚刚想起,家中还有事……”

  说着说着,宋祁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他听到了几声非常熟悉的声音。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其中一个,不是旁人,正是他哥宋痒。

  数息后,外间的木门缓缓打开,只见宋痒正和几位相熟的举子,一边笑呵呵的交流着,一边向这边走来。

  今天对于参加贡举的士子而言,绝对是值得庆贺的一天。

  朝廷下诏,此科除杂犯外,皆不黜落。

  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没人脑子犯浑,这一科参加殿试的举子,全都能中第!

  皇恩浩荡啊!

  此消息一出,各路士子争相竞走,将这事广而告之。

  可以预见,今天绝对是狂欢的一天,不止各路士子高兴,京中各家酒楼、青楼也是满堂欢声笑语。

  ……

  ……

  ……

  转眼间,七天过去,距离正式放榜,只剩下三天时间。

  举子们的狂欢仍在继续,一如高考之后的学生,只想狠狠的放纵一下自己,有些人还喜欢挑战一下自己的软肋。

  不过,这一切和宫中无关。

  紧张忙碌的阅卷工作,即将迎来尾声。

  殿试的阅卷程序大致分为六步,第一步,先去其乡贯状,以字号代替,第二步,由封弥官比对誊录和本卷。

  比对完成后,送至初考官处定等,而后再次弥封,送至覆考官处再次定等。

  初考官、覆考官阅卷结束,最后送至详定官,复核初考官和覆考官的评定结果,综合给出最终评定等次。

  开始,殿试的考评流程为初考官、覆考官、详定官,而不是之前的编排官

  不过,影响不大,具体意思没变,只是称呼变了)

  随着放榜日渐临,阅卷工作基本完成,如今剩下的只有排名问题。

  排名,绝对是殿试审核中的重中之重。

  因为最终的排名,会决定新科进士授官时的待遇。

  自太宗淳化三年之后,进士科等次分为五甲,第一、第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第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

  其实,宋朝的一甲和明清时期的一甲是有些不一样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甲只有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但北宋并不是如此。

  首先,探花是同科当中年纪最小的那个,不是特指第三人。

  其次,一甲也不止三人,而是有五人。

  言归正传。

  虽然一甲和二甲都是进士及第,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具体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一甲这五人,是所有进士中,授官待遇最高的五人。

  及第授官时,新科状元起步便是将作监丞,这是从八品的京官。

  从八品的京官,按照规定,是可以担任州通判的。

  起步便是州级二把手,先发优势,无限大。

  而第二、第三名,虽然待遇比状元差一点,但也就一点,起步是正九品大理寺评事,论阶位只比将作监丞小一级。

  至于,第四第五,其初授本官也是大理寺评事,不过,具体的差遣却要比第二第三低一些,只能授签署节度判官事。